以下是专利被驳回的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,结合《专利法》和审查实践总结:
缺乏新颖性
申请前通过专利数据库(如CNIPA、WIPO、智慧芽)全面检索;
若存在部分创新点,可缩小权利要求范围(如限定特定折叠关节结构)。
原因:技术方案在申请日前已被公开(如论文、展会、销售记录等),或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。
案例:申请一种“可折叠自行车”,但已有同结构专利在申请日前公开。
应对:
创造性不足
在说明书中突出技术方案的“非显而易见性”(如实验数据证明效率提升超20%);
强调技术难点和突破点(如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精度)。
原因:技术方案是现有技术的简单叠加或常规改进,未产生协同效应或意外效果。
案例:将A专利的传感器与B专利的算法结合,但未解决新问题或提升性能。
应对:
实用性缺陷
原因:方案无法在产业中实施或违背自然规律(如永动机)。
案例:申请“利用地磁场无线输电”但未提供可行的能量转换原理。
应对:补充具体实施案例或实验验证数据。
公开不充分
补充具体实施方式(如代码片段、参数取值范围);
删除模糊表述(如“大约”“优选”改为具体数值)。
原因:说明书未清晰描述技术细节,导致他人无法复现。
案例:AI算法专利未公开关键参数(如神经网络层数、激活函数类型)。
应对:
权利要求书缺陷
调整独立权利要求,加入必要技术特征;
确保从属权利要求逐级细化,不冲突。
独立权利要求范围过宽(涵盖现有技术);
权利要求间逻辑矛盾(如从属权利要求否定独立权利要求)。
原因:
案例:权利要求1描述“所有金属材料”,但说明书仅实施铜材料。
应对:
保护对象错误
调整申请类型(如方法类改申请发明专利);
重新定义保护范围(如外观设计聚焦形状/图案创新)。
实用新型:申请方法类创新(如“图像识别方法”)。
外观设计:申请纯功能性设计(如齿轮齿数)。
应对:
材料缺失或格式错误
按官方要求补正文件;
委托专业代理机构校对手续。
缺少摘要、附图或优先权证明;
图片模糊、视图缺失(外观专利常见)。
原因:
案例: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未提供结构剖面图。
应对:
单一性不符
原因:一件申请包含多个无关联的技术方案。
案例:同时申请“无人机结构”和“无人机控制算法”。
应对:分案申请,保留核心技术优先权。
修改超范围
原因:答复审查意见时新增说明书未记载的内容。
案例:原始申请未提及“钛合金材料”,答复时加入该限定。
应对:修改需基于原始文件,可引用实施例隐含特征。
违反公序良俗
原因:技术用于非法用途(如赌博设备、毒品制备)。
应对:删除违法描述,聚焦技术本身合法性。
答复审查意见:在指定期限内修改权利要求或陈述理由(发明专利申请常用)。
提出复审请求: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复审(需缴纳复审费)。
分案申请:保留原申请日,拆分出符合要求的技术方案重新申请。
申请前:
委托专业代理机构撰写,规避法律漏洞;
全面检索现有技术,评估“专利三性”。
审查阶段:
及时答复审查意见,针对性修改权利要求;
避免自行扩大保护范围导致超范围修改。
注:发明专利驳回率较高(约40%-60%),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形式审查为主,驳回多因材料不规范。